《阿凡达2》重映 提前加映第三部片段!你想看吗?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在近期采访中透露,《阿凡达3》将是“系列中最动情、最震撼的一部”,可能是“三部曲最佳”。在这一时间点,重映《阿凡达2》无疑起到为新作预热造势的作用。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在近期采访中透露,《阿凡达3》将是“系列中最动情、最震撼的一部”,可能是“三部曲最佳”。在这一时间点,重映《阿凡达2》无疑起到为新作预热造势的作用。
片方于近日宣布,《阿凡达2:水之道》将于10月3日至10月12日限时回归全国影院,以IMAX和CINITY两种制式与观众见面。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上映于2000年,是一部情感深沉却表达含蓄的爱情电影。片中两个主角周慕云与苏丽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因各自配偶的不忠而在道德与欲望、孤独与陪伴之间游走。这部影片并非一则传统爱情故事,而是一种压抑、回忆与心理挣扎的美学体验,节奏缓慢、画面
众所周知,这句大火的台词出自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即使距离它第一次上映已经过去了25周年,可它依然是华语爱情片榜单上排名第一的电影。并且它还被权威电影杂志《视与听》收录在"影史最佳电影"的榜单里,最近的一次全球排名还进入到了前五名(2022年)。
笔者经常见到有人说,某部影片如果重映,票房肯定会大爆,甚至敢展望,总票房能到十亿,或者二十亿。
《花样年华》豆瓣评分8.8分,作为王家卫的代表作,是一部在美学、情感与叙事上都极具穿透力的作品,其值得细品之处体现在多个维度:
上月中旬在内地院线上映的美国剧情片《此心安处》可谓是部相当特殊的电影。特殊之处并不在于其大力宣传的《阿甘正传》原班人马重聚,而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又一次将电影玩成了技术实验。
5月20日,日本电影《情书》4K修复版在中国院线正式公映。这部诞生于1995年的日本电影糅合了对爱情、青春与生死的讨论,在过去三十年中成为影迷心中的经典之作。从《情书》中未寄出的借书卡,到《花样年华》里擦肩而过的旗袍剪影,再到《倩女幽魂》穿越阴阳的痴缠,经典爱
前几天,发生了一件很意外的事情,我们做了6年放映,第一次出现票没有卖完的情况,卖了48小时,还剩下了30多张票,更意外的是这一场放映的片目是最经典的《情书》,一部公认高分的经典爱情电影。
2000年5月的戛纳电影节上,梁朝伟凭《花样年华》摘得戛纳影帝。在那之后,《花样年华》便成为无数西方观众心目中含蓄优雅的东方电影美学代表,屡屡登上“**年来最经典的**部电影”榜单,并且总是排名靠前。
这是时代经典、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里程碑代表作品。回忆小时候的电影,这是记忆里绕不过去的高峰。故事,人物,音乐,摄影,等等,都有不少的亮点,重温更加赞叹~~
关于世界导演排名的多维度分析与总结,结合艺术性、票房、行业评价等关键指标,呈现不同视角下的导演成就: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时常渴望有那么一段独处的时光,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而独自观看一部优秀的电影,无疑是一种绝佳的方式。那些精彩的画面、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能在寂静中与我们的内心产生共鸣,带来无尽的思考与感动。以下是几部适合一个人静静品味的优秀电影。
获得冠军的依然是好莱坞大片《我的世界大电影》,上周票房为440.8万港元,上映11天累计达1192.8万港元。这是香港市场今年以来最快破千万港元的海外电影,表现可谓不俗,但考虑到票房数据相比首周下降了近一半,其潜力恐怕很快会见底。
在苏州地铁3、4、号线寻找《花样年华》主题灯箱,发布打卡合影小红书,带话题#寻找苏州的花样年华,并@长船湾青年码头,即可参与评选。
4月13日晚,位于黄浦江畔“一排一座”的浦东美术馆迎来了一场别样的艺术绽放——王家卫执导的电影《花样年华》导演特别版“最终回”上海收官活动在在浦美顶楼的360全景露台开启。
这是《花样年华》被删去的一段戏,男女主在酒店里对视,然后跳起了舞。这段戏被删也许是因为它的欢乐和《花样年华》原本的氛围格格不入。原片从没让观众看到男女主轻松相处的样子,在两人独处时光,电影营造的氛围也很沉重。镜头慢慢地运动,她的笑容带着距离,她的凝视也带着偷感
《密歇根日报》最近有一篇关于《花样年华》的文章,作者 JC Rafal 当年抱着情色的预期看了第一遍,发现与他的预期有较大的差距,于是他又先后重温了七遍,终于找到这部电影“没有性爱却如此性感”的原因。那到底是为什么呢?请继续往下看。
《花样年华》,这部王家卫执导的经典电影,凭借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华语电影的标杆之一。2025年2月14日,这部电影在情人节的重映再度让人回忆起那个既陌生又亲切的香港年代,故事情节和电影风格让人沉醉不已。
在传统认知中,“后春节档”往往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周期性沉寂,随着春节档影片进入长尾放映期,观众消费动能回落,行业也进入了清明、五一档的筹备空窗期。但在今年,各地影院通过技术革新、场景重构、业态融合等多元策略,在看似固化的市场周期中找到了突破口。